一些关于职业生涯的思考,我没有答案。

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,我没有答案,希望诸位可以有……

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,我没有答案,希望诸位可以有,以下只以我自己程序员这个职业来参考,其他行业有部分参考意义,部分行业完全没有参考意义。

背景是这样:

  • 1978年改革开放后,中国逐渐出现了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身影,慢慢的也才有了自由求职和招聘的职业市场。
  • 1996年,中国的第一份《劳动合同法》提出和逐渐诞生,就业市场逐渐迎来了真正的井喷。

我们假设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年龄普遍在22岁-24岁左右,如果按照1996年就第一时间进入职场,这批人对应的应该是1974年左右或者往后开始出生的这一代人。按照职场的一般规律,他们做为最早的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,从概率上这一代人应该更多的步入了各个企业的中高层,或专业骨干的位置上,目前仍然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按照时间代际来粗略的估算,中国经济在2020年后(其实更早)不再有了不断做大的规模蛋糕,意味着统计学上来说,整体的就业市场会逐渐从井喷态进入平稳态。意味着在职场上来说,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人的上升通道会更窄,竞争会更激烈,以35岁为线来看的话,在2020年达到35的是1985年生人,似乎也是可以遇见的分水岭——往前和往后,是两个不同的坡度。


反思我自己的职业生涯,30岁以前我可以靠纯粹的技术能力维持竞争力,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想去的公司,选择想做的事,积累自己想积累的能力。30岁以后,随着在所在企业内的地位的不断变化,我的个人价值不可避免的在企业独有的上下文中产生更多的增值,而大部分一定规模的企业的管理思路,也都会尽可能的避免个人能力被组织过重的依赖,这进一步的在削弱大部分员工的「属于个人」的那部分技能的积累和发展。

你的价值不可避免依托于公司(所谓的平台)。

我有很多工作极其靠谱的同事,但公允的说,去掉他们在企业内积累的上下文,在野生的求职市场,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简历是看起来很不出众的。

35岁呢,38岁呢,40岁的时候呢?

有多少人可以在40岁之后仍然能有脱离企业的强个人能力,并有能力自由的选择自己想去的公司,想做的事,想积累的能力,且不降低自己所需要的收入水平?

能做到的人,有1%吗?


我们这一代职场人,需要怎么准备自己才能经受得住中国经济环境,就业环境带来的挑战?我们的四十岁,五十岁会变成怎样?我没有答案,说实话,这几年我一直也有些焦虑。

如果我们认为企业都是邪恶的,资本都是无情的,那么这种焦虑,是否应该更显著一些?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